三价铬钝化剂一般含有以下成分。
①三价铬Cr(Ⅲ) 钝化膜的主成分来源,钝化剂,三价铬可取氯化铬、硫酸铬、硝酸铬、磷酸铬、醋酸铬和硫酸铬钾等,彩色钝化剂,还可以使用铬酸和重铬酸的还原产物。②氧化剂 产生锌离子,促使钝化膜形成。氧化剂可用双氧水、硫酸盐、卤酸盐、过硫酸盐、四价铈等。使用氧化剂的钝化剂在钝化过程中,由于pH值的自动升高,会把三价铬氧化成六价铬,而夹杂于镀层中,从而使镀层含有六价铬,因此,军绿钝化剂,含氧化剂的钝化剂形成的膜层颜色较深,如果钝化膜中含有Cr,就不符合 RoHS法规的要求。③络合剂 控制成膜的速度和钝化液稳定性。络合性太强,成膜速度慢,膜层薄,甚至不能形成膜层。络合剂有氟化物、**羧酸、**羧酸的酰胺、多羟基羧酸等。实用配方中往往配伍2~4种**络合剂,起到互补长短、稳定溶液、提高钝化液使用寿命之目的。
锌及锌合金的无六价铬钝化
六价铬电镀法从1920年就已投进使用,目前作为防护装饰性涂层已被广泛应用于多种产业。除了对催化剂有做出一些改进,从根本上来说,相同的化学体系已经用了几十年。六价铬系统的镀层厚度是目前大多数行业的行业标准,通常被*为铬镀液的替换品。该系统较为健全,并有良好效果。那么,我们为什么要讨论它的替换品呢?
影响六价铬的两个主要驱动因素
现在人们越来越关注六价铬对健康和环境产生的影响,还有很多其它因素,在不久的将来,出于经济和环境考虑以及对六价铬工艺以及部分常用镀铬所增加的监管影响,六价铬电镀可能无法继续。以下内容将涉及两个非常重要的影响因素,答应暴露水平(PEL)和全氟辛烷磺酸(PFOS)。
三价铬简史
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三价铬工艺就已投进商用。一代三价铬系统主要是利基系统,相对于六价铬,其镀层光彩较深。同时,与六价铬相比,其小镀层(通常小于0.2微米)以及沉积杂质所产生的内部腐蚀保护良好限制了该工艺的使用。
20世纪80年代演变成*二代系统。它不同于一代系统,主要是其在进步镀层的光彩方面取得了长足进步。20世纪90年代初,深色三价铬系统的使用为零件设计提供了更广泛的选择。这些*二代系统仍在广泛使用,且有很多上风。值得留意的是,减少粉饰和焚烧以及更好的分布能力使*二代系统在很多情况下更具吸引力。表1扼要列出三价铬一些主要优点。